毅见第43期:疫情之后,中药材行业或迎最好的时代!

艾媒报告|2019-2021年中国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报告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白云山,同仁堂,云南白药,昆明制药,华润三九,天士力,央视财经,牛黄,薏仁,茯苓,黄芪,川芎,片仔癀,中国中药,紫鑫药业,九洲药业,陇神戎发,众生药业,通化金马,江中药业,寿仙谷,新天药业,盘龙药业,佛慈制药,昆药集团,香雪制药,六味地黄丸,人参养荣丸,四神丸,白蚀丸,血脂康胶囊,茵栀黄口服液,一捻金胶囊,乙肝益气解郁颗粒,二十七味定坤丸,十六味冬青丸,参芪消渴胶囊

艾媒报告|2019-2021年中国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

  《毅见》是由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担纲的新经济深度评论音频节目,针对新经济行业热门话题、模式、现象、趋势的进行深度剖析,用独特的视角,读懂中国新经济。关注“艾媒报告中心”公众号,查看“毅见”更多内容。

  张毅,艾媒咨询创始人CEO、艾媒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中山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著有《 互联网+:颠覆还是被颠覆 》《新零售革命-后电商时代的营销哲学》等近20本畅销图书。

  张毅拥有近20年的大数据咨询和行业管理经验,长期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零售、产业升级等新经济行业的发展动向,并对行业现状与趋势具有独特的见解以及丰富的研究经验,为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华尔街日报、财富杂志、福布斯杂志、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多家权威媒体特约专家评论员。


  毅见,用独特的视角,读懂中国新经济!大家好,我是艾媒咨询张毅。

  疫情爆发以来,相信大家对中医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我们国家疫情形势逐渐稳定,中医药在这次的抗“疫”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再次引发热烈的讨论。

  中医药成为“抗疫”利器

  此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全国除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救治病例占累计确诊病例的96.37%,在湖北地区中医药参与率达91.05%。

  中医药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抗击疫情整个过程中,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最近,以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被证明具有明显疗效。

  其中,引起较大关注的是,以岭药业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批准可用于新冠病毒性肺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疗程为7至10天。这不仅受到我们普通大众的关注,同样也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受利好消息影响,以岭药业连日涨停;实际上,在相关药品被证实有效抗击新冠病毒之际,相关个股已开启了股价腾飞之路。

  与此同时,由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我们国家的中医药在国际“战疫”中建立奇功。中国医疗专家驰援意大利、伊拉克等国家,也带去了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颗粒,这也是首次公开参与海外抗疫的两款中药产品。

  连花清瘟目前成了全球多个国家抗疫的重要药品,已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等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而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药在国外的需求也暴增,成为热门抢手货,在国外的电商平台上,价格连续翻了好多倍。

  显然,在国内外的抗“疫”战场上,古老的中医药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成为抗击疫情的利器。

  疫情成中药出口催化剂

  随着中医药疗效获得肯定、需求在世界范围内空前加大,行业纷纷解读为中药出口似乎迎来了绝佳契机。但事实上,疫情虽然提高了世界对中药的需求和认可度,但是中药的出口仍然具备较大的挑战。

  一方面是中医水平的参差不齐。目前对中医尚无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也导致个性化、差异化的诊疗无法在第一时间应用在重大疾病的治疗一线。

  另一方面,药物安全性仍是中药出海面临的最大挑战。中药缺乏统一科学的标准,每个国家对中医的准入门槛也不同。除此以外,由于文化观念等原因,大多数国家将中成药、中药饮片归为膳食补充剂或健康食品而并非药品,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华人和国际友人开设的中医馆、针灸房,提供给需要服用的人。

  也就是说,疫情可能是个催化剂,而中药的出口仍需一步一步来。

  中药材迎来春天

  虽然出口海外仍存挑战,但是也能让海外众多国家更深入地认识到了中药的作用与好处。最为重要的是,在我们国内,传统的中药材产业将焕发新生。此次疫情之后,不管是对中医人,还是对患者来说,都深知中医愈加成为社会的一种必需。

  加上如今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医药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而中医药的春天就是中药材的春天。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2017年为1018亿元,2018年达到近1246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08亿元,2024年将超过2000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近10%。战略地位逐步凸显,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药材市场规模扩大前景可观。

  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

  我国的中药材的产业链也正在不断完善。中药材主要包括上游种植、养殖市场,中游流通市场和下游销售市场三大环节。

  上游方面,药材育种、种植模式变革、技术服务等因素对中药材种植的影响至关重要;中游方面,中药加工产品正向着深加工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而下游方面,药企、药店等纷纷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覆盖人群。

  上游中药材种植行业的情况,是整体中医药产业链的基础,关系到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2017年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3.5%,种植面积达到3466.89万亩(不含林地和野生药材),家种药材供应量持续增加。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长。

  在巨大的需求驱动以及政策助力下,行业也或将迎来“种植热”。而中药材种植的大力发展,将为脱贫攻坚提供宝贵机遇。

  中药材种植、养殖、收集后,进入中药材流通市场,随后进入中药材行业中游市场,即中药加工,包括中药饮片加工、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制造等。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是中药产业的核心,二者的生产会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

  中药饮片可以直接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或进一步加工为中成药产品。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分别在2016和2018年触底回升。

  中药配方颗粒方面,数据显示,2006-2016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销售额占饮片市场销售额比重由1.2%增加至6.0%,未来仍有上升趋势。中药配方颗粒或将成为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应用广泛的产品。

  再者,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中成药产量一路上涨。在2015年1月,2012年4月和2017年12月中成药产量出现三次峰值,分别达到34.24万吨,38.8万吨和36.4万吨。2017年以后,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行,中成药消费需求趋于合理,中成药产量开始回落,但仍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产量水平。

  中游加工完成后,来到下游销售市场。中医类医疗机构是中药材另一个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中药加工药品的主要消费场所,其细分机构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为87430.9万人次,到2017年突破10亿人次,中医服务需求持续扩大。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持续稳健上升,国民对中医治疗需求扩大,中医诊疗服务未来发展潜力或十分巨大。

  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在发展向好的同时,中药材行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是医药改革。中国医改继续向深层次推进,医改重点由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医保部门在医改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国家 4+7 带量采购的实施、限抗升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发布、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打击欺诈骗保、整治保健品市场等一系列政策都对当前乃至未来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医药行业仍然面临增速放缓的压力。

  另一方面是中药研发创新能力。根据NMPA(原CFDA)的年度审评报告,国药监通过的中药NDA(新药生产上市注册申请)数量占比极小,2017年仅1个新药获批,而化学药有113个。2018年CFDA也只批准了2个中药新药上市,分别为关黄母颗粒和金蓉颗粒。

  中药原料往往来自天然动植物,成分复杂,药物作用原理不清晰。研发新药的过程很难像化学药一样标准化,由此造成中药研发创新不足。

  除此,还有中医药品质的问题。包括中药原料品质稳定性的挑战,非“地道”产区盲目发展种植,和大部分中药材尚未开展药品标准体系建设。而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负面舆情频曝光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监管严格化为大势所趋

  那么,未来,中药材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一是监管严格化、规范化成为大势所趋。其实不难理解,中药使用关乎人命,随着中药产品在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中药产业也成为国家重点监管产业之一。

  当下中药市场曾曝出过知名药企药材质量不合格、药品成分掺假、药材物价哄抬、用药不谨慎致人受伤等负面问题,中药产业监管严格化、规范化已是大势所趋。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再到中药产品流通,各个环节必将面临严格的监管,一旦相关方触碰监管红线,整个产业发展或将受到影响。

  另外,中药材市场不断向后延伸,后市场发展繁荣。近十多年来,中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并且由于中医药应用范围广泛,中医药产业链不断扩展延伸,并加速扩展和整合,形成许多“向阳”产业,如植物提取物、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等,其中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等产业规模甚至已超过了中成药业。

  随着“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大健康理念发展,中药材后市场将会更加繁荣发展。

  疫情催化下,中药产业站上“风口”,古老的中医药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中药材迎来难得的春天。这也是我们数千年来文化的积累,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衷心希望这个行业持续旺盛得发展下去!本期就到这里,下期再会。

艾媒报告|2019-2021年中国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报告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白云山,同仁堂,云南白药,昆明制药,华润三九,天士力,央视财经,牛黄,薏仁,茯苓,黄芪,川芎,片仔癀,中国中药,紫鑫药业,九洲药业,陇神戎发,众生药业,通化金马,江中药业,寿仙谷,新天药业,盘龙药业,佛慈制药,昆药集团,香雪制药,六味地黄丸,人参养荣丸,四神丸,白蚀丸,血脂康胶囊,茵栀黄口服液,一捻金胶囊,乙肝益气解郁颗粒,二十七味定坤丸,十六味冬青丸,参芪消渴胶囊

艾媒报告|2019-2021年中国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分析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