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中国 +86
  • +123
  • +125
  • +666
  • +666
  • +555555
  • +666
  • +666
  • +666
请输入真实手机号
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请输入密码

已有账号,

忘记密码
中国 +86
  • +123
  • +125
  • +666
  • +666
  • +555555
  • +666
  • +666
  • +666
请输入真实手机号
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请输入新密码

已有账号,

[{name=中国预制菜行业大数据研究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81035.html}, {name=中国夜间经济社会运行状况与消费偏好大数据监测,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13954070.html}, {name=中国短视频市场环境分析与用户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5815.html}, {name=中国咖啡市场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13210264.html}, {name=中国宠物经济行业大数据研究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5819.html}, {name=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洞察调研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9311.html}, {name=中国新式茶饮大数据研究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30412306.html}, {name=中国露营经济市场发展研究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87211.html}, {name=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13121635.html}, {name=中国小红书用户触媒习惯及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9159966.html}]

手机用户的隐私保护升级:小米MIUI 11全新权限管理支持“空信息授权”

2020-03-24 Fergus 艾媒网 阅读 19602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在运营的时候都会向用户索取权限,例如短信权限中的“读取短信”和“通知类短信”、联系人权限中的“读取联系人”和相机授权等等。手机APP获取权限一方面方便了企业了解用户需求与使用习惯,另一方面用户个人信息也面临着泄露风险。

  据3月24日消息,小米于2月底开启了新版授权管理内测,多项授权管理能力迎来升级,支持剪切板权限、多个权限设置为“仅在使用中允许”或“允许本次”,并全面禁止后台相机权限、增加根据权限描述显示授权选项等。

  此次全新权限管理还支持“空信息授权”。在应用读取联系人或获取手机信息时,用户可选择“空信息授权”。“空信息授权”将授予应用权限但返回空信息,来实现隐私保护。

  据了解,新版授权管理中,定位/录音/拍照权限还支持设置“允许本次”;应用在后台进行定位、拍照或录音时,状态栏则会出现相关标识。

  APP违规索权仍比较普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97.0%的APP默认调用相机权限,35.0%的APP默认调用读取联系人权限。当前多数手机APP仍存在强制超范围索要权限的情况,手机APP调取用户部分隐私信息对个人隐私保护构成极大威胁。

  APP权限调用统计

  相机、定位、录音权限成最常调用权限;97.0%的APP默认调用相机权限;35.0%的APP默认调用读取联系人权限。

  网购、社交、理财、旅游类手机APP疑似越界情况

  对于网购类、社交类、旅游类、理财类手机APP,这些类别的APP涉及用户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获取用户较多个人信息完成相应功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读取联系人、短信、彩信等行为对于这些类别APP正常运作所起作用有限,对该部分信息的读取涉及疑似越界行为,其中在读取联系人方面疑似越界较严重。

  中国手机网民隐私保护意识有所提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相比于2018年,2020年认真阅读隐私条款的网民有所增加,从32.4%上升为36.4%,中国手机网民隐私保护意识有所增强。

  过半网民主动辨别APP权限调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7.8%的受访网民在APP申请调用权限时辨别后部分通过;30.3%的受访网民会因拒绝应用强迫调用权限而放弃使用该APP。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手机网民对于APP权限辨别趋于主动,在面对应用过度调用的情况下,网民主动防范意识仍需提升,对于应用权限的不法调用需要进一步辨清并坚定拒绝。

  手机APP隐私侵权观点评论

  1、用户网络安全意识有所提升 信息保密仍需重视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相比于2018年,2020年认真阅读隐私条款的网民有所增加,从32.4%上升为36.4%。同时,在权限辨别等行为上,用户主动意识明显增强,对个人隐私保护愈加重视。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与终端的联系已密不可分,在日常的终端应用使用过程中,用户仍需提升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以及技能,切身维护自身信息安全以及保障个人权益。

  2、规范条例加快落地 网络安全建设任重道远

  2019年度,中央网信办已针对《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对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使用等多项管理办法进行了明确规定以及规范。后续随着《办法》的进一步落实,以及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网络安全执法力度将进一步提升。

  3、运营者须重视数据安全及用户隐私管理 合法合规才是长久之道

  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业内利用过度索权、信息窃取等方式进行牟利的应用开发商将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在网络环境进一步得到净化的背景下,应用开发商及运营者必须充分重视数据安全以及用户个人隐私管理。只有充分遵循法律条文,在合法合规的背景下规范运行,才是应用厂商生存的长久之道。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点击浏览完整版↓↓↓

《艾媒报告|2020年中国手机APP隐私权限测评报告》

  • 公众号

    公众号:艾媒咨询

    扫码关注,后台回复“粉丝福利”,

    免费领取专属礼包

Copyright© 2007-2022 艾媒网 www.dmncds.com All Right Reserve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110424 粤ICP备11014183号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1580号 | 网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