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中国 +86
  • +123
  • +125
  • +666
  • +666
  • +555555
  • +666
  • +666
  • +666
请输入真实手机号
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请输入密码

已有账号,

忘记密码
中国 +86
  • +123
  • +125
  • +666
  • +666
  • +555555
  • +666
  • +666
  • +666
请输入真实手机号
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请输入新密码

已有账号,

[{name=中国短视频市场环境分析与用户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5815.html}, {name=中国MCN行业发展状况与直播电商用户行为调研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6441.html}, {name=中国咖啡市场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13210264.html}, {name=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13121635.html}, {name=中国宠物经济行业大数据研究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5819.html}, {name=中国新式茶饮大数据研究及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30412306.html}, {name=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大数据研究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8381.html}, {name=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洞察调研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9311.html}, {name=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研究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80604.html}, {name=全球及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url=/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276686.html}]

比亚迪“弗迪电池”强势亮相,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0-03-19 阿杰 艾媒网 阅读 18944

   以后比亚迪电池或不再叫“比亚迪电池”了,而是有了全新的称谓:弗迪电池。

  未来,弗迪电池将成为比亚迪股份电池业务品牌,而“比亚迪电池”品牌或将退出。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对外合作,3月13日,比亚迪对外公布了其“弗迪”品牌战略。

  据了解,目前比亚迪旗下有5家弗迪系公司,分别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弗迪电池”)、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和弗迪模具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分别为动力电池、车用照明、汽车电子、动力总成、白车身及零部件焊接生产线等。

  在工信部近期公布的2020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比亚迪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亮相其中。

  据比亚迪此前介绍,刀片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相较传统铁电池提升了50%,使用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安全性能也有了质的提升。刀片电池将配套比亚迪汉EV,电池能量密度140w/kg,续航最高可实现605km。

  比亚迪并未打算独占专利——尽管这样做看起来能换取不少市场份额,而是打算向全行业共享这些研发成果。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因此诞生。

  公开资料显示,弗迪电池于2019年5月注册完成。其前身是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公司在电池领域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产品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

  动力电池按材料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中国动力电池产量迅速增长,2018年达到70.6GWh

  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上升

  根据最新发布数据, 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上升,2018年的总装机量达到56.9GWh,其中,动力锂电池总装机量达到56.4GWh。

  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已达820亿元

  动力电池行业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政策不断完善

  国家政策影响下游行业发展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趋势总结

  1、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行业集中度在竞争中提升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6万辆,动力电池产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总装机量达到56.9GWh,同比增长56.3%。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集中度以及数量上可以看出,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在经历大浪淘沙后集中度得到有效提升,动力电池行业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2、动力电池系统销售价格有力下降,上游材料成为关键因素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市场定价。在我国动力电池产品成本的发展演变中,产业链的建设完善和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对动力电池的成本下降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上游材料产量增长迅猛,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成效明显。整体上,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销售价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竞争态势仍然严峻,需要产业协力共同促进。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点击浏览完整版↓↓↓

《艾媒报告 |2019全球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研究与商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 公众号

    公众号:艾媒咨询

    扫码关注,后台回复“粉丝福利”,

    免费领取专属礼包

Copyright© 2007-2022 艾媒网 www.dmncds.com All Right Reserve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110424 粤ICP备11014183号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1580号 | 网站标签